蓬头稚子学垂纶上下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的下一句


蓬头稚子学垂纶上下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的下一句

文章插图
小儿垂钓
胡令能
蓬头稚子学垂纶 , 侧坐莓苔草映身 。
路人借问遥招手 , 怕得鱼惊不应人 。
本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作品 , 描绘了一个孩童在水边钓鱼的情景 , 充满了童趣 。 前两句侧重男孩的形貌和姿态 , 写出山村孩子蓬头乱发的面貌 , 真实而可爱 。 后两句侧重孩子的动作和神态 , “遥招手”一句 , 以动作代替答话 , 写出了孩子怕惊扰鱼的机敏和专注 。
全诗虽短 , 却将一个垂钓的孩童想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, 别有情趣 。
夏日午后 , 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雨将燥热的暑气冲刷得一干二净 。 溪边柳树上 , 喋喋不休的蝉鸣淹没了流水声 , 被雨淋湿的透明蝉翼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。 上游飘来的片片落英在水中打着旋儿 , 却突然被岸边延伸出的大青石挡住了去路 , 在一处水潭中徘徊 。 寂寞的鱼儿好奇地望着这群远来客 , 不时跃出水面 , 亲吻着花瓣 。 那是谁家的小家伙? 午睡的倦意还未散去 , 便顶着一头来不及梳理的乱发 , 手拿鱼竿和鱼篓 , 往溪边来了 。
【蓬头稚子学垂纶上下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的下一句】腰间系着鼓鼓囊囊的小口袋 , 散发出早熟的莲子的清香 。 男孩在溪边反复打量 , 终于在青草掩映的大青石前停下脚步 。 翻身跃上石头 , 取出准备好的鱼饵 , 挂在钓钩上 , 用力一抛 , 鱼钩便稳稳地落入水中 。 水面荡起一圈涟漪 , 又很快归于平静 。 那有模有样的一举一动 , 活像经验丰富的老手 。 待一切就绪 , 男孩便端坐石上 , 好整以暇地取出口袋中的莲子 , 细细品味 。 忽然 , 一条大胆的鱼试探着靠近充满诱惑的鱼饵 , 摆了摆尾 , 犹豫着 。
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 , 一动不动 , 连莲子也顾不上吃了 。 树上的蝉仿佛也怕惊扰了鱼儿 , 止住了声音 。 一切回归寂静 , 茂密的水草遮住了男孩的身躯 , 只余一颗小脑袋从草丛中探出来 。 “那边的小兄弟 , 请问去京城的路怎么走?” 对岸的小道上 , 过路的异乡人朝河边叫喊 , 男孩却死死盯着水面 , 毫无反应 。 待对面声音再次响起 , 他才反应过来 , 急忙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, 又指了指前方 。
会意的路人匆忙离开了 。 “有了!”男孩忽从石上跃起 , 怀中莲子纷纷落入潭中 , 鱼儿们仓皇逃窜 。 “哇 , 好大的鱼!” 男孩稚嫩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, “晚上又有鱼吃喽!”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