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花卉大全】红蜡蚧


红蜡蚧【【花卉大全】红蜡蚧】

【花卉大全】红蜡蚧

文章插图

分布与为害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陕西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。 国外日本、印度、美国等有分布 。 多聚集于枝梢上吸取汁液、叶片上亦有寄生 。 树体受害后 , 抽梢量减少 , 枯枝增多 。

形态特征雌虫椭圆形 , 背面有较厚的蜡壳覆盖 。 蜡壳呈暗红色 , 长约4毫米 , 高约2.5毫米 , 顶部凹陷 , 形似脐状 。 有4条白色蜡带 , 从腹面卷向背面 。 体极鼓起 。 虫体紫红色 , 触角6节 , 第三节最长 。 雄成虫体长1毫米 , 翅展2.4毫米 。

卵椭圆形 , 淡红色 , 长0.3毫米 , 两端稍细 。

若虫初孵时呈扁平椭圆形 , 长0.4毫米 , 暗红色 , 腹端有2长毛 。 2龄时成广椭圆形 , 稍突起 , 暗红色 , 体表披白色蜡质 , 3龄时蜡质增厚 。

前蛹和蛹蜡壳暗红色 , 长形 。 蛹体长1.2毫米 , 淡黄色 , 茧椭圆形 , 暗红色 , 长1.5毫米 。

生活史及习性1年发生1代 , 以受精雌虫越冬 。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 。 雌若虫蜕皮3次 , 第一龄约经20天;第二龄23天-25天;第三龄约30-35天 。 9月上旬成熟交尾后越冬 。 雄虫第一龄若虫期与雌虫同 , 第二龄若虫期40-45天 , 前蛹期1-2日 , 蛹期2-6日 。 雄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 , 寿命甚短 , 仅1-2天 。 越冬雌虫产卵于体下 , 产卵期长可达一个月 。 每雌可产卵200-500余粒 。 初孵若虫离母体后移至新梢 。 群集于新叶及嫩枝上 , 多在受阳光的外侧枝梢上寄生 , 树冠内膛枝叶较少 。

若虫孵化后 , 离母体移至新稍定居后 , 即吸取汁液 , 并由泌蜡器官在虫体背面和胸部两侧分泌蜡质 , 背面呈马蹄形 , 侧面呈斑点状 , 均粉白色 。 以后虫体逐渐长大 , 分泌物也逐渐长大 , 分泌物也逐渐增厚 , 雄虫在前蛹期停止分泌蜡质物 。 雄虫化蛹时 , 分泌一层较薄的白色蜡茧 , 化蛹其中 。

    推荐阅读